哈佛大学微型机器人实验室近日宣布,其经典项目RoboBee在着陆能力上实现重大突破:研究团队借鉴“吊蚊”(crane fly)腿部结构,为这款仅重0.004盎司(约0.11克)、翼展仅3厘米的仿生微型机器人装上四条柔性长腿,成功克服因翅膀涡流造成的不稳定“地面效应”,让它首次实现了可控的软着陆。此前RoboBee的着陆方式只能是“关机跌落祈祷不摔坏”。改进还包括控制器升级,使其在着陆前能有效减速,保护其易碎的压电驱动系统。团队已完成在固体表面和树叶上的实验,未来计划继续推进RoboBee的三大目标——自主传感、自主供能与自主控制,从而应用于人工授粉、生态监测、灾难侦察等前沿任务。这项突破让曾被视为科幻的技术离现实更近了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