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最新研究提出,古代中国的《石氏星表》或为现存世界最早的可视化星图,其绘制时间可能早于公元前355年,比希腊天文学家希帕克斯星表还早几个世纪。研究团队使用“广义霍夫变换算法”对星表中120颗恒星位置进行误差修正与时间反演,从而得出初稿约完成于公元前355年,并于公元125年左右修订。但该结论在学界引发质疑,部分学者认为该星表绘图工具可能存在一度偏差,实际应约为公元前103年之后,与中国臂仪和球面天模型的发明时间更为吻合。尽管争议仍在,研究也促使学界重新思考传统西方中心视角对古代科学成果认知的局限性。而即便最终确认“石氏星表”非最早图示文献,古巴比伦公元前7世纪的天文日记则依然是目前最早的文字观测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