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科学家称火星大小行星曾撞击地球 带来水与元素孕育生命

大多数支持

最新发表在《Science Advances》的研究指出,地球最初并非“蓝色星球”,而是一个干燥、缺乏氢、碳和硫等挥发性元素的荒芜岩石世界。瑞士伯尔尼大学的科学团队通过先进的同位素地球化学方法发现,地球独特的化学特征在太阳系形成后仅约300万年内就已确定。研究认为,改变地球命运的关键是一次发生在约45亿年前的巨大撞击:一颗大小与火星相当、被称为“忒伊亚”的原行星从富含水和挥发物的外层区域闯入,并与原始地球猛烈相撞。这场灾难不仅孕育了月球,更将水和必需元素带到地球,使生命条件成为可能。科学家强调,没有这场偶然的碰撞,地球或许会像水星和金星一样永远贫瘠。研究也提醒人们,宜居行星在宇宙中可能远比想象中稀少,因为仅仅位于“适居带”并不足够,还需要特定的地质与撞击历史来孕育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