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10周Switch的《脑锻炼》,老年人的记忆关键物质水平回到“年轻约10年”
近日,一项针对65岁及以上人群的随机对照研究显示:把《脑锻炼》当作日常习惯,连续10周、每天约30分钟,能让与学习、记忆和注意密切相关的乙酰胆碱通路指标出现可测提升;而把同样的时间投入到三消等休闲小游戏,并不会带来同样变化。研究团队通过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结合VAChT示踪剂(18F-FEOBV)对胆碱能系统进行量化,结果被等价地描述为“胆碱能功能接近年轻约10年的水平”。需要强调的是,这里的“脑训练”并非随便玩游戏,而是包含定位、记忆、速度等要素、难度随表现自动调整的系统化练习(大众熟悉的《川岛隆太博士的脑部锻炼》即属此类理念)。对普通家庭而言,最易复制的做法是固定时段打卡,选择覆盖记忆—注意—处理速度的练习模块,逐步拉长专注时间并记录表现曲线;对养老机构,可将其嵌入每日日程并配合睡眠、运动与社交活动。需要理性看待的是,本研究首先在生物标志物层面看到改善,向“生活自理与复杂任务能力的显著提升”仍需更长期随访与更多人群验证;但对于希望平稳对冲认知老化的人群而言,把“可量化、可坚持”的脑训练纳入日常,是门槛较低、风险较小、可与运动和睡眠管理协同的现实选项。
支持率>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