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有观点称“突然想吃某种食物可能是癌症信号”,但专家指出这种说法缺乏科学依据。癌症确实可能影响患者的食欲和味觉,但并无特定的食物渴望模式可以作为早期诊断工具。研究显示,癌症患者可能出现厌食、情绪化进食或味觉改变,但这些现象受生理、心理和炎症代谢多重因素影响,并不具备普遍性或特异性。相比之下,持续咀嚼冰块(异食症的一种)则是铁缺乏的已知表现,应通过血液检测确诊并治疗。专家强调,新出现且持续的食欲或味觉变化值得关注,但不能替代正规筛查。癌症预警更应依赖体重骤减、异常出血、吞咽困难、肠道习惯改变或可疑肿块等已确立的临床信号。过度解读食欲变化不仅容易引发恐慌,还可能导致营养不良和治疗耐受性下降。保持均衡饮食、定期筛查和及时就医才是科学有效的防癌之道。